如何界定夫妻个人房产(如何界定夫妻个人房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界定夫妻个人房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如何界定夫妻个人房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管局认定的2套房标准?
一般的二套房认定标准
1、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已结清,再贷款买房——算首套;若贷款未结清——算二套
2、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一套已还清,另一套未还清,此时再贷款认定为二套房以上。
3、夫妻两人,一方婚前买房使用商业贷款,另一方婚前购房用的是公积金贷款,婚后两人想要以夫妻名义共同贷款。若贷款已还清,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具体因素灵活把握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若贷款未还清——算二套房以上
4、准备结婚两人,还没有领取结婚证,一方名下有房产和房贷未还清,另一方没有任何房产和房贷记录,现在两人一起购买新房,登记两个人名字,没有贷款记录的人申请贷款,二人因共为产权人,从银行按揭贷款买房算二套。
但是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限购城市,不管贷款是否结清,都按照二套房的政策执行,首付、利率都相应提高。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房管局与银行的定义是不同的,房管局的二套房认定标准:二套房就是在你居住范围内,以家庭为单位,名下已有一套住房再购套住房就算二套购买(个别区域交税时需要开具无房证明,作为认定首套的标准)。
银行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名下有一套住房贷款没有结清,再去购买另一套住房就算是二套购买。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能低于40%,贷款利率不能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婚姻家庭中如何认定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有的问题?
婚姻是两个人一起生活而组成的“共同体”,它包括了双方财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广泛结合,这其中,财产作为婚姻关系存续的重要基础,往往牵扯到双方的核心利益。那么,如何解决和处理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呢?我国法律对此做了详细的规定:
一、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各项合法收入,以及由该收入转化而成的各项财产及财产性权利(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计算自结婚登记之日起至离婚登记或离婚判决生效)。法定的夫妻共同共有财产主要有以下这些: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入;
3.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和“破产安置补偿费”;
4.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收益;(注意:个人财产产生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仍属于个人财产,个人财产产生的自然增值仍属于个人财产)
5.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知识产权上的财产性收益”;
6.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或妻一方个人财产)
7.由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且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不动产,并于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除非另有约定,原则上认定房屋所有权归登记名义上人个人所有,但婚后以共同财产还贷的部分及其自然增值,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8.军人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数额为夫妻共同财产。
9.婚后,夫妻双方的父母出资为夫妻购买的房屋,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除非另有约定,原则上认定为夫妻按份共有。份额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比例确定。
以上这些,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共同共有的财产。
二、彩礼、嫁妆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1.彩礼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2.嫁妆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规定,只有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的,才视为确立夫妻关系。举办婚礼则不被视作婚姻关系成立。
首先,要区分法律上的婚前和婚后。嫁妆算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要看二人是在领证前还是领证后购置或者是否进行约定,按照《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除了法定和约定的属夫妻一方所有的外,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如果是在领证之前购置并且双方对该财产的归属没有约定的,属于一方婚前财产。
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嫁妆一般视作女方的婚前财产,女方为结婚购置的嫁妆,虽是在领证之后,举行结婚仪式之前购买,但夫妻双方若没有实际生活在一起,没有共同的劳动和收入的话,购买嫁妆的资金大多是女方的父母所出,少数也有夫妻一方婚前个人的收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界定夫妻个人房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界定夫妻个人房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